中新網麗水5月20日電(傅飛揚 何彬峰 )北京時間5月20日凌晨,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數智賦能初級衛生保健 促進全民健康覆蓋”主題邊會上,中國縣域醫療改革的創新樣本——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智慧流動醫院+AI”模式引發關注。
景寧縣衛生健康局局長吳麗英作為中國基層醫療改革代表,向世界衛生大會成員國衛生官員系統展示了這項破解山區醫療困境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我們有一個村到最近的鄉鎮衛生院需要1個小時車程,村里100多位老人出門看病十分不便。”吳麗英向國際同仁還原了山區老人就醫的典型場景。
而得益于“智慧流動醫院”,在該縣九龍鄉徐垟村,老人一站式完成了心電圖、B超等多項檢查,數據實時上傳至景寧縣人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結合車載AI輔助診斷系統,僅用20多分鐘就完成了檢查和診斷。這一“車輪上的微型醫院”,已累計為10萬余人次山區民眾化解就醫難題。
“智慧流動醫院”不僅是設備的流動,更是基層醫療體系的智慧化重構。
吳麗英闡釋了該模式的三大創新維度——首先,通過“5G+AI”技術將小型衛生院診療能力“壓縮”到12平方米的移動空間,每輛巡診車配備23種智能醫療設備,實現中西醫診療、檢驗檢查等六大功能集成;其次,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云診室,民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優質醫療資源;最后,實現“醫保即時結算+藥品實時領取”,方便了民眾看病就醫。
作為山區縣,景寧的136個行政村曾面臨“一村一醫”困境,村醫老齡化問題凸顯。2019年,景寧創新推出“智慧流動醫院”模式,并于2024年進行迭代升級。
“我們設了78個巡診點,巡回診療車每月定時定點開展醫療服務4次,這項做法目前已在浙江全省域推廣應用。”吳麗英介紹說。
近年來,景寧7輛巡回診療車累計行程達25萬公里。同時,借助“省市縣鄉村”五級貫通的“云診室”遠程診療平臺,2024年該縣縣域內就診率提升至91.93%,高血壓、糖尿病規范管理率達70%以上。
當地沙灣鎮村民藍賢高就是受益者之一。多年前,他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做了肺部手術,術后每年要去杭州復查多次,但自從沙灣鎮衛生院建立了“云診室”,他在家門口就能與省級專家“面對面”會診,省下了時間和費用。
“這是數字技術重塑基層醫療的成功實踐。”世衛組織多位官員如此評價,該模式既保持了衛生服務的連續性,又通過AI賦能實現精準化,為全球山區醫療提供了可復制的中國方案。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